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福建监管局

当前位置:首页>工作动态>工作动态

福建监管局:六个监管模式 助力部门预算监管上新台阶

  福建监管局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落实财政部有关工作部署,深入开展“新职能、新思路、新作为”学习研讨活动,始终坚持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以“六个监管模式”为思路,着力构建预算管理、财务管理和资产管理“三位一体”的监管新构架,助力部门预算监管转型升级到位。

  一、“集约式”监管,厘清工作职责

  一是调整处室设置分工。根据中编办对监管局“三定”规定的职责,重新梳理,厘清边界,科学设置处室工作职责,统筹监管力量,进一步理顺与预算单位的关系,更好地服务驻闽中央预算单位,推进预算单位依法理财、依法治理,提高履职尽责能力。二是明确监管职能。按照财政部对各地监管局职能细化的规定,明确预算编制审核、新增资产预算审核、决算编制审核、财政直接支付审核、资产处置事项审核、预算执行动态监控和分析、银行账户管理等七个方面的部门预算监管职责作为主管处室责任,压实主体责任。三是制定工作规划。通过制定《部门预算监管三年规划(2020—2022)》,确定监管目标,细化任务到人,标注完成节点,力求把各项工作做细做实。

  二、“引导式”监管,加大政策解读力度

  通过分析近年来部门预算监管存在的部分问题,预算单位对政策理解不到位、政策执行偏差是最主要的原因,把功夫下在事前,下在各类预算监管政策解读上,引导各单位提高政治站位,自觉、自制、自律地坚持以财经纪律为底线,勤俭节约办事业为原则,树立财政资金使用绩效意识,推动部门预算监管工作扎实开展,切实推进各预算单位依法理财、依法治理。一是召开监管会议。通过定期召开预算单位部门预算监管会议和财务处长联系会,解读财政部出台的预算管理文件要求,凝聚共识。二是上门授课解惑。主动上门参与各预算单位组织的培训工作会,详细讲解监管局各项部门预算监管业务的政策,总结历年监管情况,在各业务易发风险点给予关注提示,现场为财务人员答疑解惑。三是制作支付规范指南。联合福建省气象局制作《授权支付信息码与摘要规范指南》,规范国库支付行为。通过选取2个系统进行规范试点,三年内向各基层中央预算单位推广,共同提高预算管理工作质量。四是加强沟通交流。把各类政策解读贯穿于部门预算监管工作始终,通过电话、微信和QQ群及时为预算单位答疑解惑,引导和帮助预算单位把准政策要点,提出改进措施,防范内控风险,堵塞管理漏洞。

  三、“清单式”监管,加强业务流程管控

  一是工作责任清单。制作部门预算监管责任清单,加强业务流程管理,强化内部控制,对不同业务类型工作分别细化工作职责,方便处室工作人员对照清单按时按要求开展工作并上报材料。二是报送材料清单。把针对各项业务需要请预算单位配合提供的材料列出清单,方便预算单位财务工作人员对照报送,极大缩减了审核时间,提高了审核效率。三是监管负面清单。总结多年授权支付动态监控的经验,归纳预算单位违规行为,整理列出负面清单,发放给各预算单位,帮助预算单位树立红线意识、规矩意识,切实发挥好事前监管作用和服务作用。

  四、“穿透式”监管,直面薄弱环节

  依托国库支付管理系统,通过大数据分析,分类梳理系统中提供的授权支付信息,通过比对资金用途、支付类型与经济科目等信息,精准锁定疑点事项,实现从二级主管部门到四级基层单位全方位全覆盖监管。一是夯实基础。通过目前已建立各预算单位银行账户数据库,并与财政授权支付监控系统数据进行动态比对分析,有针对性地选择有疑点的预算单位进行实地核实,确定问题数据后二次反馈各部门进行处理和整改。二是问题导向。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发现在资金用途、预算管理、银行账户管理等方面的问题,通过电话询问、查阅资料、实地核实等方式进一步核实,并告知预算单位,按照正确操作方式立即予以纠正,同时提出警示,完善事中监管。三是成果应用。将预决算审核与预算执行监控相结合,互相促进,互为所用。通过预算执行规范化,保障预决算编制质量;同时,利用预决算审核中发现的问题,找准预算单位主要风险点,在预算监控中重点关注、及时预警,提高预算监管成效。

  五、“服务式”监管,积极宣传献策

  一是服务基层。在开展部门预算监管各项任务时坚持“走出去”,把政策宣传辅导送到基层单位。特别是针对部队转隶为中央预算单位的基层单位,通过联合培训和疑难解答把一些制度解释清楚,把财经纪律宣传到位,把党中央、国务院的有关预算和绩效管理的要求贯彻到底。二是服务决策。充分利用部门预算监管工作成果,聚焦当前部门预算管理的重点、难点问题,对存在的典型性、倾向性、苗头性问题和情况深入基层开展调查研究,提出改进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上报财政部有关司局,建言献策,更好地发挥监管局“千里眼”和“顺风耳”作用。三是服务代表委员。通过统筹安排调研工作和服务“两会”代表委员工作,如在开展科研经费管理情况调研的同时,拜访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张璐,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华侨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徐西鹏校长。通过上门拜访服务,进一步提高服务“两会”代表委员工作的质量,强化与代表委员的日常沟通联系,建立结合日常财政监管工作和做好服务代表委员重点工作的联动机制。

  六、“联合式”监管,探索合作互动机制

  一是探索与高校建立资源共享、互助共赢的合作机制。与华侨大学初步达成开展调研、联合培训、实习、交流锻炼等合作共识,通过建立机制的形式,稳步推进落实,促进部门预算监管、财会监督职责履行。如:针对中央和省市财税金融会计等重大课题开展联合调研,邀请专家教授定期到监管局为中央预算单位财会人员培训班授课,作专业指导,建立实习基地,选派相关专业优秀学生(如财政、税务、会计、金融等专业)到监管局实习锻炼,增长实践经验。此外,学校还可推选财务人员到监管局挂职锻炼,增强跨行业跨部门沟通交流机会,培养实践能力,更好地锻炼人才。二是探索与属地二级预算单位的合作,形成信息共享、联合联动机制。充分发挥属地中央二级预算单位的管理作用,共同建立信息共享、各司其职、分工合作、责任共担的部门预算监管长效联动工作机制,以其为龙头,进一步放大监管局事前、事中监管“点”上的工作成效,促进系统整改,在“面”上保证各单位资金效益,实现系统纠偏,防范风险责任。同时预算单位在日常预算管理中,遇到的难题困惑以及好的政策建议,可以与监管局问题共商、信息共享,消除“信息孤岛”效应。

附件下载:

发布日期:  2020年04月0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