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新时代春风,追财政人之魂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开启之年。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上,回望过去,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砥砺奋进、昂首前行,在众多领域中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纵使时序轮替,历史坐标上磨灭不了的是那一个个闪光的名字和一个个感人肺腑的事迹。而照亮财政学领域的那个最闪亮的名字,就是“邓子基”。
邓子基教授是厦门大学人文社会科学资深教授、博士生导师,是著名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财政学家、教育家,新中国财政学教育和财政理论的奠基人和开拓者之一,曾获“中国财政理论研究终身成就奖”。过去几十年,他一直奋战在财政教育和财经理论研究前线,开辟了中国财政经济理论研究新天地,提出的政策主张为中国经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然而这个伟大的生命永远定格在了2020年12月22日,未来它幻化为精神灯塔,召唤指引着更多的奋斗者汇入国家事业建设、财政领域建设的时代洪流。
在农历牛年辞旧迎新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前进道路上,我们要大力发扬孺子牛、拓荒牛、老黄牛精神,以不怕苦、能吃苦的牛劲牛力,不用扬鞭自奋蹄,继续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辛勤耕耘、勇往直前,在新时代创造新的历史辉煌”,而这种新时代下所崇扬的“三牛”精神,用来表示对邓子基教授精神的延续再贴切不过。
01 体学生苦乐,思国家所需
“朝耕及露下,暮耕连月出。自无一毛利,主有千箱实”。邓老是为学生、为国家服务的“孺子牛”,一直坚守着教书育人的初心,在教学与科研的一亩三分田上辛勤耕耘、无私奉献,无任何索取。学业上,他以“人各有志、人贵有志,刻苦励志、严谨求是,扬长补短、勇攀高峰”这二十四字要求勉励学生,给予他们细心的栽培和指导。生活中,他视学生如子女,会坚持守望手术室中与疾病抗争的学生,会牢牢记住学生在电视上的精彩表现,会为与学生相关的好消息而高兴许久。邓老用爱服务着学生,引领着厦门大学财政学科的建设与发展,为国家培育出了许多精英骨干和中坚力量。
在长期教学研究生涯中,邓老始终扎根中国国情、立足时代要求,对接和聚焦于不同历史时期国家改革发展、理财治税的重大现实问题。当国家实施沿海对外开放战略,对利用税收优惠有效吸引和利用外资,并且保护国家税收权益有着急切的需求时,邓老便从特区税收、涉外税制到国际税收进行了一系列开创性研究;当我国国有企业改革进入产权制度改革后,邓老便立足于新的改革实践,从对国企产权改革进行研究,到对我国国有资产管理、国有资产监督进行研究,再到对国有资本财政、国有资本预算等进行一系列研究;当财政平衡与财政赤字成为财政管理和宏观调控的持续突出性问题时,邓老便基于不同历史时期国家宏观管理重大需求对“财政平衡”的观点作出适当调整并继承发展。
有人会说,邓子基是教授,是财政学家,是永远比不上也赶不上的,但其实并不是只有达到邓老这种人生高度的人才要这样做,而是这样做的人才能达到邓老如此人生高度。从万众瞩目的财政领军人物到奋斗在基层的小小财政人,都可以做到怀揣赤子心,甘为孺子牛。今天,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生态环保任重道远,民生保障存在短板,社会治理还有弱项……任务艰巨而任重道远,只有坚持实事求是、践行群众路线,在提问题、想办法、做决策的过程中深入倾听民声、广泛采纳民意、细致关照民心,体群众之苦乐、思国家之所需,方能实实在在解决社会难题,真真正正增进人民福祉。
02 立时代潮头,发思想先声
邓老终生矢志不移地探索和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财政理论体系,开拓创新、与时俱进。他最早提出“财政的本质是以国家为主体的分配关系”,并紧密结合我国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实践,不断修正和完善自己的观点。他明确提出我国财政“一体五重”的理论框架,有效推进我国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的全面顺利实施。他在国营企业成为改革核心之前,就很有前瞻性地提出“国企财务管理最终目标是自负盈亏”,其观点对国家“税利分流”改革实践提供了理论基础。面对学术界对“国家分配论”财政本质观的挑战和质疑,他不仅坚持住了“国家分配论”的基本观点,而且还与时俱进地大大丰富和发展了自身理论体系。
邓老这敢“闯”、敢“创”、“摸着石头过河”的拓荒牛劲头,恰恰是我们在攻坚克难中奋进、在披荆斩棘中前行的力量所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着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抓住了创新,就抓住了牵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牛鼻子’”,将创新作为发展基点,不断谋求发展新空间,是加快形成新发展格局的必由之路。财政工作涉及面广,需从大局看问题,在大局中思考定位,主动服务大局,解放思想,思考工作做到以小见大;财政工作政策性强,需要在实际工作中,密切关注经济形势,了解掌握财税政策,想办法、出主意,力争在财政事业改革创新中有所作为。当前我国经济正处于重要转变期,经济运行面临较大压力,更要应对诸如那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巨大挑战。我们能在疫情防控期间充分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数字技术为实体经济、传统产业赋能,那么,我们也能继续大胆探索、开拓创新,啃下“脱贫攻坚”、“生态治理”等一堆难啃的骨头。每一场危机都是创新的契机,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拓荒牛精神,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
03 伏枥不言老,耕耘若后生
“活到老,学到老,工作到老”是邓老的真实写照。七十多年来,邓老一直坚持在财政经济教学与科研的田地里辛勤耕耘,即使是在90岁高龄,仍工作在教学与研究的第一线,自称是“一名还能战斗的‘老兵’”。放大镜下,是他对论文所做的密密麻麻的批注;病床前,是他用来坚持教学的临时课堂。从创立财政学科伊始,到培养出数以千计的财经人才,其中科研项目的申请、师资队伍的建立、系列教材的编辑出版等都由邓老亲力亲为。他通过艰辛的劳动,先后出版了专著、译著和教材75本,发表主要论文400多篇,有力推动了财经系的发展。他通过身体力行实践着厦门大学“自强不息、止于至善”的校训精神,为万千学子树立了精神上的榜样。
财政事业的长足发展,离不开数不清的像邓老这样的“老黄牛”的默默奋斗,对本职工作充满了热爱,坚守着自己的初心,把责任重担扛在肩上,攻坚克难,苦干实干。“十三五”期间,我国完成了全面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伟大历史成果,粮食十七连丰,在疫情影响下经济率先实现正增长……一切伟大成就都不是一蹴而就、唾手可得的,面对“十四五”规划,更需要的是我们财政人传承和发扬“老黄牛”精神,时刻保持朝气与活力,勇于深入条件艰苦的基层,不惧一切艰难险阻,砥砺奋进、增长才干,踏踏实实、甘于奉献,拥有“功成不必在我”的胸襟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
回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走过的征程,从红船精神到长征精神,到延安精神,再到抗震救灾和抗疫精神,每个时期都有其特定的精神在支撑着前进。邓子基教授也只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努力奋斗的广大奋斗者之一,他用一生诠释着这个时代新的精神内涵——发扬为民服务孺子牛、创新发展拓荒牛、艰苦奋斗老黄牛的精神,永葆“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
新时代的长征路上,需要更多奋斗者,特别是广大青年奋斗者,向努力走在时代前列的奉献者、开拓者、奋进者学习,永葆初心、牢记使命。作为财政青年干部,更要以前辈为镜。坚定信念,提高政治能力。以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坚持读原著、悟原理,从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把握历史规律、汲取真理力量,补好精神之“钙”。要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讲政治、讲大局、讲情怀、讲奉献,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始终做政治上的“明白人”“老实人”。力学笃行,精进业务能力。事业靠本领成就,青年干部正值人生的“拔节孕穗期”,应克服浮躁之气,实学实干。既要脚踏实地、稳扎稳打,练好信息宣传等综合事务“基本功”,又要拓宽专业知识,深入专业领域,锤炼“术业有专攻”的过硬本领,并深入实践,入山问樵、入水问渔,实事求是,综合分析,努力提升自身调查研究能力。敢当敢为,提高创新能力。“有本领、有理想、有担当”是时代新人应具备的优秀品质,青年干部作为财政监管的主力军,须不惧风雨,勇挑重担,善于作为,并坚持创新思维,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将人生理想融入波澜壮阔的时代洪流,努力提升信息化时代财政监管创新能力。
乘着新时代的春风,借着灯塔的光亮,在国家事业建设、财政领域建设的时代洪流中扬帆起航,乘风破浪,朝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坚毅前行,在星辰大海中开辟财政事业的黄金道,续写时代华章!
附件下载: